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关注“蓝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这些专家观点不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财富网讯 日前,以“蓝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共建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国际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来自国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蓝色经济合作:需

中国财富网讯 日前,以“蓝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共建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国际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来自国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蓝色经济合作:需求与机遇、政策协同与机制安排等议题展开讨论。

蓝色经济合作的需求与机遇

可持续发展要求各国寻求蓝色经济合作与共同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张蕴岭指出,人类对于海洋认识在不断升级,海洋观1.0发现海洋可以作为大通道利用;海洋观2.0发现海洋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从而引起了海洋大开发;当前,海洋观3.0提出海洋可持续,内涵是必须维护海洋生态环境。联合国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认为,海洋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对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非常重要,要扭转海洋退化的趋势,国际伙伴关系协调以及经验分享至关重要。

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寻求蓝色经济合作与共同治理。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认为,亚太各国要认真考虑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环太平洋亚太自贸区建设需要加快速度,并与当前及正在筹备的贸易安排相结合,形成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与投资圈。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原院长河合正弘认为,蓝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涉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生物可持续发展,它是基础设施建设。

全球抗疫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蓝色经济复苏。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施余兵指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有四点需求,一是加强抗疫合作,共同推动蓝色经济复苏;二是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推进;三是保持地区和平稳定;四是由法律形式确定和推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在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需要在战略层面谋划蓝色经济合作,释放蓝色经济合作潜力,形成蓝色经济新增长点,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

蓝色经济合作面临重要机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指出,亚太蓝色经济合作有三个机遇,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亚太地区;二是沿海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蓝色经济;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马来西亚海事学院海事经济与工业中心高级研究员洪振指出,印度洋沿岸国家也在发展蓝色经济,并且召开了IORA峰会,加强蓝色经济区域合作,印度洋有可能成为一个蓝色经济合作的样板区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自然灾害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第一,中国和东盟国家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为基础;第二,东盟国家与中国相关机构已经开展高效的协作与交流;第三,作为利益相关方,中国会不断地提供援助,包括相关专家的团队;第四,双边互信非常重要,由此才能持续推进灾后重建。

以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共建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迟福林指出,要以开放为主题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做实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推进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以海洋经济合作为主题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海洋权益司)二级巡视员孙生智认为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要坚持六条原则:一是平等、开放、透明;二是互信、互建、共商、共治;三是共促蓝色增长和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增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五是协同保护海洋;六是尊重保护和促进多元化。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认为,中国以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在港口建设、港务管理、航运物流、渔业、养殖业、海洋再生能源、海床矿物开采等方面,中国拥有经验和资源可以进行合作与分享。

共建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指出,推动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需要通过重新探讨功能性合作来突破过多政治安全等约束。孙生智认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的重点在于,一是开展海洋空间规划交流提高海洋治理能力;二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三是发展海洋产业;四是发展生态渔业;五是推动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六是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七是完善海洋合作机制;八是推动智库合作。

共建长效的区域合作机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指出,推进亚太蓝色经济合作,关键在于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一是加强亚太区域对话交流;二是增强亚太区域能力建设,加强海洋国家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三是构建区域合作网络,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四是实施陆海统筹。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施余兵指出,中国与东盟在海上深化合作,一是加强在蓝色经济产业的更新换代、港口建设方面的合作;二是建立区域合作组织,比如建立委员会组织加强区域环保合作,促进区域环保条约的签订;三是加强中国与东盟高校和智库合作。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网址: http://www.jjyglyjzz.cn/zonghexinwen/2021/1201/1257.html



上一篇:讲座报名|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管理策略
下一篇:博鳌特写丨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时代,海尔智家

经济与管理研究投稿 | 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管理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管理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管理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