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与管理研究》投稿[04/09]
- · 《经济与管理研究》数据[04/09]
- · 《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04/09]
- · 经济与管理研究版面费是[04/09]
医保助力多发性骨髓瘤慢病化管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姬薇 “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59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还将增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路瑾教授近日指出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姬薇 “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59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还将增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路瑾教授近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该病有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四十岁左右的病例。多发性骨髓瘤已逐渐变成一种较常见的血液肿瘤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二,已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患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等问题。
虽然多发性骨髓瘤仍难治愈,但从我国对血液病的研究与治疗来看,近十年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对疾病认识到诊疗方案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最直观的数据是近几年中国骨髓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已延长至7-8年,比15年前平均3年左右的数据提升了一倍,且很多患者平均生存期达到10年左右。
随着新药物、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并正在朝着以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协作为核心的精准治疗方向稳步发展。随着新医保目录的正式落地,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创新药达雷妥尤单抗可及性得到突破性提高,让创新药更快实现临床应用,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也让更多患者可以接受足量、足疗程治疗,并实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路瑾教授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创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医保的时间间隔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展示出医保加速纳入临床急需药物的良好局面。相信在政策推动及各方努力下,广大患者在用得到、用得起创新药上将更加方便,癌症也将有望逐渐成为可真正共存的“慢性病”
路瑾教授感慨:“虽然疾病仍然像座大山横在患者与医生面前,但在国家的重视、医疗专家学者的不懈研究下,我们看到疗效及患者生存期有了阶段式的拔高,更多属于生的希望在照亮黑暗。医患之间更像是战友,只要医患协同配合,共同面对疾病这个敌人,相信会给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希望。“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网址: http://www.jjyglyjzz.cn/zonghexinwen/2022/0121/1411.html